近日媒體報道視頻彈幕網站嗶哩嗶哩(Bilibili,簡稱B站)目前已進入上市前靜默期,最快將於今年第一季度在美國上市。
實際上,去年10月份彭博社就報道過B站將在美IPO,最少融資2億美元,上市後市值將超過10億美元。而目前市場人士認為其估值已經看漲,將達到30-35億美元。
作為主體25歲以下年輕人視為精神家園的這家視頻網站,以其管理層長期以來堅持不在番劇中播放廣告而廣受追捧。但也正因為這種理想化的做法,導致B站自動放棄了利潤豐厚的潛在廣告收入。然而,隨著其2015年進行D輪融資後,機構投資者無疑對其商業化的路徑取向施加了更多的壓力。因此才有2016年B站推出大會員制度等舉措。雖然一度遭到用戶的激烈反彈,但從今年1月份起,大會員制度還是重新成為選項。
![]() |
時機與地點:為何選擇此時在美上市?
據媒體報道,有國內機構有意通過QFII渠道成為B站的基石投資者,其在本次的認購額或將達B站IPO募資的一半以上。作為基石投資者,其起到的自然是壓艙石的作用,相當於給B站順利上市加了一道保險。
對於機構投資者等利益方來說,上市時機及上市地點的選擇至為關鍵,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其能否成功退出,還將影響其未來的盈利水平。因此拿捏好其中火候,既需要科學性又需要藝術性。就上市時機而言,其在2015年進行D輪融資,根據近期披露的消息,2016年就開始啟動IPO輔導,可見機構投資者進入後加快了其上市步伐。一般來說,與過去相比,互聯網科技企業上市的時間趨向於延遲。有研究顯示,1999年互聯網科技企業上市年齡為4歲,而到近年上市年齡推遲到11歲。部分原因是私募機構等增加了向待上市企業的投資,在一級市場就湧現了不少估值10億甚至超百億美元的獨角獸。而且二級市場更青睞大型科技公司,部分企業上市後出現虧損,這都影響了企業上市的時機選擇。
但對於風險投資者來說,其目的就是推動企業盡快上市然後獲取回報。其中,在企業估值方面,後期進入的投資者一般不希望估值過度膨脹,因為估值越高,他們賺到的收益就越少,而對創始人和早期投資者來說,則是希望估值高些。具體到B站本身,根據彭博社的估值為10億美元,而公司從成立到D輪融資為5億元人民幣。因為進入比較遲,騰訊等D輪也有可能采取的是低估值融資介入的方式,就是說壓低了B站本身的估值。
![]() |
從美國當前經濟形勢來看,此時上市時機也比較合適。2017年美股一路高歌猛進,從去年初到12月中旬,標普500漲了近20%,道指回報率近25%,納指已上漲近28%。進入2018年,美股又在短時間內創下多個新高。多家機構認為,由於特朗普稅改帶來的利好影響,美股今年仍將大概率繼續走高。另外,美國經濟高速增長,今年預計增長率將達2.5%,油價上漲也有利於股市走牛。當然,也有部分業內人士發出預警,認為美國股市已持續上漲多年,這輪經濟長周期已走到下半程的90%,大調整可能就要來臨。不過大部分參與者仍保持樂觀,認為至少上半年仍會繼續走穩。因此,B站選擇此時上市勝率較高。
至於為何選擇美國上市,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,美股或港股比較適合盈利周期較長的企業,這些地方的投資者比較成熟,也能給企業較長時間發展更多的耐心,不像內地投資者比較保守,沒有耐心。像B站這種買內容需要投入大筆版權費、商業化路徑還不是特別明晰的企業來說,選擇美股上市也比較合理。另外雖然內地監管機構也希望優質的企業在國內上市,但實際上由於IPO采取審核制,上市排隊時間較長且審核嚴格,而海外上市是註冊制,對盈利的要求也沒有那麽高。
當然,海外上市仍然風險重重。據統計目前海外上市的中概股334只,有242只摘牌退市,即每10家企業中就有4家退市。對B站來說,首要考慮的是度過上市後的震蕩期。如果海外投資者不能接受B站的盈利模式,對其前景看衰,則股價必然承壓。
B站底牌:不斷擴大的用戶群
近日部分媒體對B站上市前景看衰,認為其版權與商業模式兩方面都存在問題,美國投資者未必看好其發展前景。
的確,版權問題一度困擾B站。因為網站上存在大量無版權內容而長期遭受詬病,要赴美上市肯定首先要解決好版權問題,否則因版權糾紛發生賠償,會影響公司發展的可持續性與穩定性。2017年7月,B站就開始對版權內容進行整治,下架大量資源,其中包括大量來自美國、英國、日本等海外的版權內容。此外大量的國產影視資源也被下架。目前來看,B站在版權方面已經比較符合規範,目前上線的番劇基本都是正版購買。統計數據顯示,B站70%的流量來自UP主,影視劇流量只占10%,因此用戶也沒有因為版權整治受到太大影響。
![]() |
就目前一些用戶對B站和其在番劇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愛奇藝的比較來看,用戶對B站的忠誠度還是比較高的。雖然B站也開始推行大會員制度,但用戶大都表示理解,認為B站對不充值的會員也沒有懲罰性動作,目前推出的搶先看的8部番劇稍晚點也可以看到。有網友稱,B站用戶在充值後從爸爸變成爺爺,而愛奇藝則是充值後從孫子變兒子,不充值的話愛奇藝一定是爺。也有網友表示,B站雖窮但砸鍋賣鐵也要支持。更有UP主表示,自己在愛奇藝上傳的視頻也要被迫看廣告,而B站對UP主創造了良好的社區環境,保證其流量的公平分配,再加上與粉絲的頻繁互動,都使得B站對粉絲具有強勁的吸附力。
正是由於粉絲的支持,使得B站在版權運作方面有了較大的回旋空間。有業內人士指出,每個季度其它主流視頻網站都投入巨資購買當季霸權番劇,但播放量比不上B站的三線番。目前看1月份新番爭奪戰中B站擁有相當大的優勢,只要其購買非獨家就能起到獨家的效果。由於其良好的社區氛圍,很多節目制作方不賺錢也頂著壓力給B站免費投放,有些品相看似一般的節目在B站醞釀一段時間後開始走火,都證明了其粉絲群對作品存在正向篩選、推動作用。
商業模式:遊戲為主會員制為輔
就市場擔憂的B站盈利模式問題,B站其實一直在努力探索。而近期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,B站營收沒有想象中那麽糟。據騰訊科技此前披露B站財務數據,其2017年1月至4月合計營收達7.292億元,盈利9854萬元。
B站這部分營收中很大占比是遊戲收入。數據顯示,上述7億多營收中,遊戲代理+聯運收入6.41億元,同比增長267%,在總收入中占比高達95%。B站最早2013年起嘗試聯運頁遊,而後聯運《崩壞學園2》大獲成功。從2016年在遊戲業務上加速,2015年B站遊戲代理+聯運收入只有1個億,但到2016年就增長4倍多,達到5.24億元。其中代理《FGO》遊戲是個轉折點,去年5月份曾超《王者榮耀》登頂App Store,去年上線的《碧藍航線》在年底登上蘋果榜單第一,成功打入素來封閉的日本市場,連續兩個月收入突破20億日元。日本玩家氪金量達到國內玩家的10倍之多,該遊戲帶動“社保”一詞在日本的流傳,偽中文一時流行。
![]() |
在收費模式探索上,B站走過了一段艱難的路。早期的2014年站長徐逸曾發起過對廣告接受度的投票,當時超8成的用戶表示支持。但其當時做出了一個過於理想化的承諾:永遠不在新番前面加貼片廣告。但到D輪融資後的2016年5月,B站貼片廣告就上線了,其後董事長陳睿被迫向抗議的用戶解釋稱,由於購買番劇的其它三家國內同行向版權方提出,要獲得授權各家必須統一使用貼片廣告,因此B站被迫加了廣告。2016年推出會員服務,分按月、按季度、按年三種價格。去年12月31日發布B站番劇運營組說明,從1日起對非付費用戶顯示至少1分鐘前貼片廣告,新發布的番劇中有8部推行付費先看模式。
不過總的說來,B站推行的會員收費模式比較溫和,與愛奇藝等相比還是能較好地保證不付費用戶的觀看體驗,付費會員相比之下只是獲得稍多些福利。隨著用戶付費意識的演進,這一模式應該會逐漸穩定下來。但與遊戲相比,這部分營收占比仍然可以忽略不計。因此長遠來看,觀看新番或許只能作為B站給用戶提供的一項具有福利色彩的服務,就像亞馬遜等把零售作為服務用戶的一種商業模式,其本身並沒有多少盈利,而是在吸引大量用戶的基礎上提供其他增值服務來賺取收入。如果遊戲運營,加上近期收購的電競板塊逐漸完善,兩者有可能成為B站未來主要的盈利支柱,然後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動漫衍生品等周邊服務。
當然,B站商業模式仍在摸索之中,各板塊的運營比重未來或許仍有調整。但無論如何,只有這些盈利板塊持續壯大,才能讓B站獲得更多資源來整合收購的動漫資源,為二次元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做好準備。
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:讀娛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